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分钟九万发子弹,就问你扛不扛得住!
但负责食物发放的士兵还是拦住了他们,然后让他们依次排队领取饭食。
每个人一碗肉、一碗菜、一碗饭、再加一碗酒。
除了酒是限量的之外,其他都不限量,能吃多少就看你有多大的肚子!
士兵们领取了饭食之后,立刻大快朵颐,尽情地享受着这丰盛的美食。
他们一边吃着,一边谈论着这次领取的赏银以及皇帝的恩德,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在这一刻,他们心中充满了对朝廷的忠诚与感激。
吃完饭后,有不少人临走之时,还悄悄地捎带了一碗肉食。
而负责发放饭食的士兵并没有阻拦他们,任由他们离开。
另一边,因为来的只是第一批士兵,人数不过五千人左右,所以没过多久赏银便发完了。
发完了普通士兵的赏银,接下来便轮到军官的赏银发放了。
不过这次,小旗以上的军官,都将由朱慈烺和崇祯亲自发放。
别问为什么!
问就是为了收买人心!
当那些小旗、百户们怀着忐忑而激动的心情,走到朱慈烺和崇祯面前时,他们的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当他们从皇帝和太子手中亲手接过赏银的那一刻,眼中更是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几乎要哭了出来。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见到自己效命的皇帝,可是如今不仅见到了,还能亲手从皇帝和太子手中接过赏银。
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仿佛多年的付出与努力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完美的回报!
在这一刻,他们的士气瞬间被点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心中亦是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仿佛现在即便是崇祯要他们去死,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接下来的几天里,这样激动人心的场景每天都在宁远城上演着。
每天都有换防的士兵前来领取赏银,而朱慈烺和崇祯的模样,也深深地烙印在了所有士兵的脑海之中。
特别是那些小旗以上的军官,他们对朱慈烺和崇祯的模样更是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当然,作为一个合格的未来君王,朱慈烺是不会厚此薄彼的。
跟着他们一起而来的京营、腾骧五卫、白杆兵、锦衣卫、净军、随行护卫,每人都再赏一次银子!
就连跟随一起而来的民夫,每人都有三两银子的赏银!
毫不夸张地说,经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此时军队的忠诚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乎爆表。
毕竟,从古至今,又有几个皇帝愿意如此亲民,亲自为士兵们发放赏银?
除此之外,朱慈烺还代替崇祯下了一道圣旨,免除今年辽东一带的所有田赋!
此举更是得到了辽东百姓的热烈欢呼!
做完这些事情,已经是三天之后了。
整个辽东都知道了崇祯御驾亲征的事情,包括建奴那边。
而建奴也开始整合队伍,进入了防守状态,全部的队伍基本上都集中到了锦州附近!
很明显,他们还是不愿意放弃锦州,而且打算把锦州一带作为最后的主战场!
朱慈烺自然也受到了这方面的情报,但他却毫不在意,因为事情的发展依旧在他的掌控之中!
就像他早已绘制好的一幅地图,每一步都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一天,朱慈烺以崇祯的名义,向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几大总兵以及洪承畴发出了召集令。
众人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纷纷快马加鞭,朝着总督府赶来。
当众人齐聚总督府大堂时,只见这里已经焕然一新。原本宽敞的大堂如今被修整为临时作战场所。
巨大的沙盘稳稳地摆在中央,上面简略而又清晰地呈现着辽东的地形。
山川、河流、城镇等都被一一标记在沙盘之上,仿佛将整个辽东大地都浓缩在了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之中。
众人看到崇祯和朱慈烺,立刻单膝跪地行礼道:
“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崇祯端坐在主位之上,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复杂的神情。
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虽然身为皇帝,御驾亲征后名义上是军队的主帅,但实际上,此次出征真正的指挥权却是掌握在朱慈烺的手
中。
这是之前早就商量好的事情。
虽然心中还有那么点不太愿意,但一想到眼下不是闹别扭的时候,崇祯最终还是妥协了。
于是,他微微点头。
“众卿平身!”
等到众人起身之后,崇祯这才继续说道:
“诸位爱卿,朕已决定,此次战事全权交由太子做主,你们务必听从太子号令,不得违抗。”
崇祯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众人宣告着他的命令绝对不容违抗!
洪承畴听闻此言,神色平静,没有丝毫的惊讶。
似乎早就料到会是这般安排。
而在场的其他几位总兵听到崇祯的话后,却惊得合不拢嘴,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因为在他们眼中,朱慈烺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虽然身为太子,但如此年轻就指挥二十多万大军,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要知道战争可不是过家家啊!
怎么能把二十万大军交给一个小孩子指挥呢?
这不是开玩笑吗?
他们心中充满了疑虑和不安,甚至有人忍不住想要开口劝阻。
但就在这时,洪承畴瞬间察觉,随后他那锐利的眼神就像一道闪电,制止住了那些想要说话的人。
洪承畴心里明白,在这关键时刻,绝不能有人给站出来添乱,否则将会影响整个战局!
其他人见洪承畴如此举动,虽满心疑惑,但也只能暂时选择了沉默,决定先观望一番,看看这位年轻的太子到底有何能耐。
就在这时,朱慈烺缓缓站起身来,他的身姿挺拔,散发出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和自信。
朱慈烺的目光在几位总兵脸上一一扫过,那眼神仿佛能看穿他们的内心想法。
随后嘴角含笑,缓缓说道:
“本宫知道诸位心中所想,无非是觉得本宫年纪尚小,难当一军主帅,是也不是?”
几位总兵一听这话,顿时心中一惊,急忙拱手告罪道:
“太子殿下,臣绝无此意!”
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位太子可是未来的皇帝,若是得罪了他,日后哪还有他们的好日子过?
只是他们虽然表面上毕恭毕敬,但内心深处的疑虑却依然存在。
朱慈烺却并不在意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依旧神色淡然,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随后继续说道:
“实话告诉你们,让大明水师和福建水师共同剿灭建奴水师的计划,是本宫所出!”
“送一万关宁铁骑去建奴后方,迫使建奴分兵回援,亦是本宫的主意!”
“蛊惑阿布奈从蒙古袭击义州,迫使建奴再次分兵,同样出自本宫之手!”
“如今,诸位还有何话说?”
此言一出,简直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众人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几位总兵瞬间呆若木鸡,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们此前压根不知这些精妙的计谋皆出自于朱慈烺,而洪承畴一直守口如瓶,从未向他们透露过这些计划的幕后策划者。
他们之前还在想着,能想出如此精妙的计谋之人,必定是一位老谋深算的老将。
结果谁能想到?
如此周密复杂的谋略,竟出自这位看似稚嫩的太子之手!
显然,这位太子爷绝不能以寻常少年视之,他的智慧和谋略远超他们的想象!
一时间,众人再也不敢轻视眼前这位年幼的太子爷!
洪承畴适时开口,打破了此时有些尴尬的气氛。
“太子殿下,敢问这场仗该到底要如何打?”
洪承畴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丝期待。
朱慈烺走到沙盘边,看着上面原有的布阵和兵力分布,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意。
随后他伸手拿起一旁的竹竿,猛地一挥,将沙盘上的布置瞬间抹了个干干净净。
众人见状,皆是一脸疑惑与惊讶,他们不明白朱慈烺为何要这样做。
就在这时,朱慈烺朗声道:
“还能怎么打?当然是横推过去!”
声音坚定而豪迈,充满了绝对的自信!
要知道朱慈烺此次带来的五万多兵马,可谓是装备精良,全员配备燧发枪,骑兵、步兵皆有。
其中步兵的燧发枪为正常尺寸,约一米三。
而骑兵的燧发枪则经过改良,更为粗壮,枪身仅六十公分,这是为了方便骑兵在马
上使用。
他的战斗计划看似简单直接,但其中却蕴含着精妙的战术安排。
首先队伍最前端是盾牌兵,又称‘刀牌手’,他们犹如一道坚固的防线,手持刀剑与盾牌,攻防兼备。
主要职责是在敌军冲杀过来时,用手中的盾牌为身后的同伴抵挡敌人的攻击,同时用刀剑给予敌人反击,保护身后同伴的安全。
其后是三万多步兵,他们都可以熟练掌握燧发枪,采用三段式射击法,一人在前射击,两人在后装弹药。
朱慈烺此前做过无数次实验,最终结果是采用三段式射击法,射击手一分钟最少能射击七发,快的话可达十二发,平均下来每分钟九发。
也就是说,这三万装备燧发枪的步兵采用三段式射击,一分钟可发射九万枚子弹!
对!
你没有听错!
就是一分钟九万枚子弹!
即便命中率仅为十分之一,一分钟内也能击中九千个敌人,这是何等恐怖的数字?
试问有哪个军队可以承受如此凶猛的火力?
步兵之后则是炮兵,他们配备最新式的火炮,这些火炮威力巨大,射程可达两公里以上。
能在远距离对敌人进行打击,为步兵的推进提供有力的火力支援。
再往后便是朱慈烺亲自打造的“空军”了!
也就是载人热气球!
朱慈烺对现有的战车进行了精心改良,使其能拉着热气球一同前进。
届时配上望远镜,周围十公里范围内的动静皆能尽收眼底。
热气球上装有绳子,连接着战车上的巨大铃铛,热气球上的士兵发现敌情后,拉动铃铛传递消息,再用特殊旗帜传达敌人的方向、数量和距离。
这一创新的侦察方式,让明军在战场上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提前掌握敌人的动向,快速做出相应的战略部署。
至于骑兵,则是主要分布在队伍两侧,他们无需与敌人正面冲杀,只需在敌人逃窜时负责追杀即可。
至于其他兵马,皆为辅助兵种,主要为三万装备燧发枪的步兵服务。
他们负责提供后勤保障、医疗救助等,为步兵的战斗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总之,这三万装备燧发枪的步兵才是这场战争的主力军,就连威名赫赫的关宁铁骑都得退居二线。
正如朱慈烺所言,未来是火器的天下,他的军队已初具现代军队的雏形。
步兵、骑兵、空军协同作战,全方位出击,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但是此刻的众人压根就不知道朱慈烺的作战计划,只感觉难以置信。
毕竟在他们看来,虽说如今他们的兵力近二十万,而建奴只有六七万,但战争哪有这般简单,说横推就能横推?
若真如此容易,他们又何必一直坚守宁远,苦苦抵御建奴的进攻?
一时间,所有人心中充满了疑虑,脸上也露出了怀疑的神情。
就连洪承畴也是有些犹豫。
朱慈烺见众人满脸怀疑,便微微一笑,提议道:
“多说无益,不如先演练一番如何?”
“你们出动一千关宁铁骑,本宫出动一千京营,比比谁能获胜?”
说这话的时候,朱慈烺的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自信,仿佛根本没有把一千关宁铁骑放在眼里。
而其他几位总兵一听这话,心中都觉得好笑。
毕竟谁都知道关宁铁骑乃重骑兵,在辽东战场上威名远扬,能与建奴正面抗衡。
冲杀起来更是犹如一股钢铁洪流,势不可挡。
而京营......
不是他们看不起京营,而是京营真的没法和关宁铁骑相提并论。
若是三千京营对一千关宁铁骑还有的打,但一千京营对一千关宁铁骑,这还有打的必要吗?
怎么看都是京营必输无疑啊!
但很快还是有人反应了过来,要知道京营可是包含神机营的!
若是使用火炮,关宁铁骑恐怕难以招架。
毕竟说到底,关宁铁骑也是肉体凡胎,哪里承受得住火炮的攻击?
想到这里,蓟州总兵白广恩赶忙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太子殿下,敢问可是要使用火炮?若是如此,恐怕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其他人听到这话,顿时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深知火炮的威力巨大,一旦在演练中使用,可能会导致士兵受伤甚至死亡
。
朱慈烺则是笑道:
“放心,只是演练,怎会使用火炮?不过这次本宫会使用燧发枪,但你们也不用担心,因为子弹是泥丸烧制而成,打在身上只会疼痛,不会致命。”
“若关宁铁骑被泥丸击中,便代表阵亡。”
原来,朱慈烺早就料到可能需要向众人演示,所以出发之前,提前让人烧制了一批坚硬的泥丸子弹。
这些泥丸经过特殊处理,烧制后变得异常坚硬,虽然打不死人,但打在身上也会让人疼痛难忍。
用来演示再合适不过!
几位总兵听到这话,瞬间恍然大悟,原来太子爷打算用燧发枪进行演练。
他们此前也见过燧发枪,洪承畴从京城带回几百把时,他们就惊叹于其威力。
只是洪承畴将这些燧发枪视若珍宝,不肯分给他们,而是组建了一支火枪队伍,并且这支队伍还让建奴吃了不少苦头。
但即便如此,众人仍觉得仅凭燧发枪就想横推建奴,实在有些夸大其词。
在他们看来,战争是复杂的,不仅仅取决于武器的先进程度,还涉及到战术、士气、地形等诸多因素。
不过很明显,这位太子爷心意已决!
既然如此,那么在真正开战之前能演练一番总是好的。
到时候说不定可以改变这位太子爷的决定呢?
于是乎,吴三桂当即请命,声音中充满了无比的自信:
“太子殿下,臣愿意带领一千关宁铁骑和京营演练。”
吴三桂对关宁铁骑的实力充满信心,相信他们一定能在演练中取得胜利。
朱慈烺笑着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下去准备吧,一个时辰之后正式开始演练,地点就在宁远城外,你可埋伏、突袭,使用任何办法发动攻击,若能获胜,本宫无有不允。”
吴三桂自信满满,笑着答应道:
“臣遵命!”
随后转身大步走出大堂,同时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位年轻的太子爷见识一下关宁铁骑的厉害。
双方随即开始准备。
朱慈烺这边,连刀牌手和拒马桩都未安排,只部署了一千装备燧发枪的京营士兵和一台装备热气球的战车,由郑成功和张世泽带队。
郑成功和张世泽都是朱慈烺的亲信,他们对朱慈烺的战术充满信心,压根就没把那一千关宁铁骑放在眼里。
至于热气球上的‘空军’皆是从军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他们的选拔条件极为严苛。
首先不能恐高,因为在热气球上,他们将面对高空的恐惧和未知的危险,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冷静!
然后必须能承受高强度的晕眩,在热气球的摇晃和颠簸中,依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其次视力要好,以便能在高空中清晰地观察到远方的情况。
最后身手还要敏捷,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反应。
而符合这些选拔条件的士兵简直堪称万里挑一,到目前为止,朱慈烺也才找到了三十个左右这样的人才。
他们待遇极为优厚,每月军饷高达三十两银子!
是普通士兵的七八倍甚至十倍!
而且每餐都有肉食,军队中的军官都没有他们吃的好!
没办法,毕竟他们都是特殊兵种,在战场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军队中的宝贵财富,自然是需要优待的!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队伍开始向前推进。
朱慈烺则是带着崇祯、洪承畴等人登上宁远城墙,观摩这场战斗。
站在城墙上,他们可以俯瞰整个战场,将双方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此时的宁远城外,阳光明媚,周遭却安静的可怕,仿佛在预示着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
没过多久,热气球战车上突然传来急促的铃声。
这铃声就像一阵警报,打破了战场上的宁静。
几乎是瞬间,队伍停止了推进。
战车旁边的士兵迅速分辨出传达的消息,大声喊道:
“敌人正从两侧袭来,距离约十里左右!”
郑成功和张世泽听闻,当即下达命令:
“变换阵型,装填弹药!”
士兵们得到命令,快速根据指挥变换阵型,动作迅速而熟练。
仅仅片刻之间,一千把燧发枪便装填完毕。
由于采用三段式射击,这一千人被分成三百多个小队
,又依据敌人的方位分为两拨。
他们严阵以待,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
没过多久,两支骑兵从两侧迅猛冲击而来,马蹄声如雷,尘土飞扬。
果然如热气球上的士兵所传递的信息一样,这一千骑兵分兵了!
吴三桂首当其冲骑在一匹战马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和无奈。
其实早在他看到热气球的时候,心里就凉了大半,知道自己的突袭计划已然败露。
但此刻再想改变战术已来不及,因为无论他如何行动,热气球上的士兵都能察觉并传递给整支军队。
在这支军队面前,他仿佛被剥去了所有伪装,毫无战术和计谋可言!
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带领骑兵直接冲锋,同时心中暗自祈祷,希望关宁铁骑不要给他丢脸!
只要关宁铁骑能冲到那一千名京营士兵面前,且身上未被弹丸击中的士兵数量高于五成,那么关宁铁骑就算获胜!
毕竟只是演练,总不能真的让这一千重骑兵拼命冲杀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