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知道朱慈烺在坑我,可我也没有办法!
阿布奈想不明白,所以他打算派人去问个清楚。
短暂的犹豫之后,阿布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妹妹琪琪格!
一来是因为秦良玉认识琪琪格。
二来是因为琪琪格在朱慈烺身边待了几个月,身份不一般,秦良玉不会为难她。
至于阿布奈自己为什么自己不去?
这是因为阿布奈打心底其实就不信任明朝。
而且他知道自己身份特殊,作为唯一的黄金家族血统,他现在就是蒙古的精神支柱和核心人物,是整个蒙古民族的象征。
要是自己贸然前去,反而被大明扣留了,那整个蒙古可就会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要是派其他人去,秦良玉也未必会搭理,所以让琪琪格去就是最好的选择!
琪琪格接到阿布奈的命令后,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骑上一匹快马,风驰电掣般地朝着秦良玉的大军追去。
因为她也想为自己的哥哥和国家做点什么。
因为秦良玉的军队是骑兵步兵混合,所以行军速度不快,没过一会儿功夫,琪琪格就追上了秦良玉。
周围的哨骑知晓琪琪格的身份,因此并未阻拦,还将琪琪格带到了秦良玉面前。
随即,秦良玉大手一挥,大军随即也停了下来。
琪琪格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径直走到秦良玉面前,语气有些不善的质问道:
“秦总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前不是说好的一起攻打建奴,刚才你们为何按兵不动?”
秦良玉看着眼前这个满脸愤怒、情绪激动的小姑娘,心中毫无波澜,表面却是假装无奈地叹了口气,随后耐心地解释道:
“公主殿下,你有所不知!宣府现在战马稀缺,大部分都是步兵。”
“你也知道,步兵是追不上骑兵的,要是贸然追击,不仅追不上,还可能会陷入敌人的埋伏。”
“所以刚才本侯才没有下令出击!”
琪琪格听到这话,仔细看了看秦良玉的队伍。
果然,队伍里大多是手持长枪、身着甲胄的白杆兵。
这些白杆兵虽然作战勇猛,但在机动性上确实远远比不上骑兵,想要追击多尔衮的骑兵,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骑兵虽然也有,但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一时间,琪琪格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秦良玉接着又道:
“公主殿下,劳烦你回去告诉你的兄长,就说本侯已经从其他地方紧急调兵了。”
“等这些援兵一到,到时候再合兵一处,全力进攻建奴!”
琪琪格听了秦良玉的话,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满,但也知道她说的是实情,自己也没办法。
于是,她只好无奈地告别了秦良玉,然后骑上战马,怀着满心的失落回去向阿布奈复命。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阿布奈正满脸焦急地等待着琪琪格的归来。
他心中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没过多久,当他看到琪琪格一脸沮丧地回来时,心里不由得就咯噔了一下。
直觉告诉他,计划肯定发生了什么意外!
紧接着,琪琪格就把秦良玉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阿布奈。
阿布奈听后,先是有些诧异,随后又沉默了许久,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极为凝重了起来。
因为他总觉得,这件事情好像有哪里不对劲?
一时间,他的脑子在飞速地运转着,思考着当前的局势。
突然,他像是恍然大悟一般,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
他终于想明白了!
原来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合兵!
有的只是算计!
他被大明算计了!
或者更确切地说,他是被朱慈烺给算计了!
一时间,阿布奈苦笑着摇了摇头。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位大明的太子居然如此诡计多端且心狠手辣,我还真是小看他了!”
一旁的琪琪格听到这话,瞬间露出了迷茫的神色,似乎不明白为什么阿布奈会说出这样的话。
眼见如此,阿布奈这才解释道:
“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合兵,有的只是朱慈烺对我们的算计!”
“他根本没打算派兵和我们合兵进攻义州,只是想利用这件事情让正在围攻锦州的建奴分兵来对付我们而已!”
“如此一来就可以减轻锦州的压力!”
“甚至也从来没有什么计划泄露,因为这本来就是朱慈烺的计划,从一开始,我们就被骗了!”
琪琪格听到这话,顿时如坠冰窖,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眼下这种结局。
但紧接着,她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赶忙说道:
“这不对啊!真要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刚才秦良玉会带着宣府的边军出现?”
阿布奈苦笑道: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秦良玉之所以会出现,只是因为担心多尔衮会打败我们,这样的话,多尔衮就会快速赶回辽东那边。”
“如此一来,就会打乱他们在辽东的布局!”
“他们就是想让我们拖住多尔衮的骑兵,然后让我们互相消耗!”
琪琪格听完这些话之后,心中的怒火瞬间就被点燃了。
她站起身来,满脸怒气地说道:
“哥哥,既然他们大明如此不讲信用,那咱们干脆把真相告诉多尔衮。”
“说不定多尔衮知道后,就会把矛头转向大明,不再找咱们的麻烦了。”
然而阿布奈听了琪琪格的话,却是立刻严肃地拒绝道:
“绝不可如此!”
随即又解释道:
“你要知道,我们和建奴之间的仇恨可是不共戴天的,这些年来,他们在我们的草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知道有多少族人都死在了他们的手里。”
“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向建奴低头或者和解!”
“这不仅是对我自己的侮辱,更是对我们整个民族的背叛。”
顿了顿,阿布奈继续说道:
“再者说了,这些话你觉得多尔衮会相信吗?”
“恐怕就算他知道了,也只会当做是我们想要迷惑他的计谋而已!”
琪琪格沉默了,她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眼见如此,阿布奈又叹了口气。
因为他这次算是被朱慈烺给坑的死死的了!
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他都只能想办法去拖住多尔衮的军队了。
目前为止,蒙古现在的处境也其实很微妙,甚至可以说和松锦之战紧密相连。
要是松锦之战大明输了,那建奴的势力将会更加壮大。
到时候,不说别的,他这个蒙古大汗指定是没法当了,说不定又得沦为建奴的俘虏任人摆布。
蒙古也会再被灭一次!
所以,就算是为了蒙古的未来,这次大明也必须得赢!
而这也就是说,即便他已经知道了自己被朱慈烺坑了,也只能乖乖爬进这个坑里躺着。
说实话,这种感觉很屈辱!
但阿布奈偏偏没有任何办法........
不过阿布奈也不是傻子,他已经想好了,等明天开始,就带着所有的族人驻扎在宣府城外。
这样就可以把多尔衮也吸引到那边。
到时候,要是双方真的再次爆发战斗,秦良玉可就不能再袖手旁观了。
而多尔衮也会有所顾忌,不敢贸然进攻。
如此一来,他也算是变相的拖住了多尔衮的军队.........
虽然已经想好了应对的计策,但是一想到自己被朱慈烺算计,阿布奈心中就对朱慈烺恨得咬牙切齿。
他心中暗暗发誓:
朱慈烺,你给我等着!
等我让蒙古恢复到巅峰之时,定要带领蒙古铁骑找你算账!
我要让你知道,我们蒙古人可不是好欺负的!
很明显,阿布奈此刻已经在幻想着将来蒙古骑兵进攻大明时的场景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伴随着燧发枪的普及,他引以为傲的蒙古铁骑,最终都会变的一文不值。
未来,可是火器的天下!
所有的游牧民族,最终都将变的能歌善舞!
与此同时,建奴大后方。
郑芝龙带着一万关宁铁骑,经过数天的海上航行,终于抵达了辽东。
然而,由于士兵们长期在海上颠簸,再加上这里的气候和环境与他们熟悉的地方大不相同,一些士兵和马匹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
甚至不少士兵上吐下泻,身体虚弱得连站都站不稳。
一些马匹也变得萎靡不振。
曹变蛟见状,深知这样的状态无法投入战斗,于是果断下令原地休整三天。
不过在郑芝龙看来这其实是正常现象,因此到了地方之后,他安排军医给士兵和马匹
诊治,为他们熬制汤药、悉心照料。
而这段时间里,黄蜚也没有闲着,他一边派人修炼港口和城池,深入敌军腹地,仔细地探查着每一处地形。
经过一番努力,黄蜚终于绘制出了详细的地图。
并把这份地图交给了曹变蛟。
三天后,关宁铁骑经过休整,状态逐渐恢复。
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如同一把把锋利无比的利刃,直奔盛京的方向冲杀而去!
之前这里附近虽然被大明水师屠杀了一遍,但大明水师大都是步兵,无法更加深入,所以也只能屠杀了方圆一百里之内的所有建奴。
但是关宁铁骑可不一样,他们都是重骑兵,机动性极强,可以直接更加深入建奴的后方!
察觉到关宁铁骑袭来的时候,建奴们顿时大惊失色,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本该在辽东战场的关宁铁骑居然会突然出现在他们的大后方。
他们一边狼狈地逃窜,一边赶忙派人把消息传到盛京和皇太极那边,同时紧急召集周围的兵马,试图组织起一道防线,抵挡关宁铁骑的进攻。
毕竟按照关宁铁骑的行军方向,他们似乎是要直扑盛京?
要知道这可是他们的都城啊!
要是盛京没了,那么他们可就完了!
可是,皇太极这次几乎带走了所有的壮丁去参加松锦之战,留在后方的兵力虽然也有,但是却少得可怜。
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拼凑出一支两千人的队伍。
这两千人,大多是老弱病残,战斗力极其低下。
用这些兵力对抗关宁铁骑,显然是如卵击石,但这些建奴也没办法,因为面对关宁铁骑,他们根本无法逃脱,只能拼死一战!
双方一交战,战斗的结果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这一仗,简直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关宁铁骑凭借着他们高超的骑术和强大的战斗力,在战场上如入无人之境。
仅仅只是一个冲杀,顿时就解决掉了一半的建奴,剩下的一半建奴软件情况不妙,当下就准备逃走。
但关宁铁骑怎么可能给他们逃走的机会?
随即立刻追了上去......
一时间,惨叫声不绝于耳。
就这样,关宁铁骑轻松地解决了这两千建奴。
然而,关宁铁骑并没有停留下来收割首级。
因为他们知道,后方大明水师正按照计划赶来。
双方之前就已经商量好了分工,关宁铁骑负责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屠杀建奴!
而大明水师则负责在战斗结束后,收割人头、搜刮建奴留下的财宝以及放火焚烧建奴的营地,让他们再也无法卷土重来。
关于战功的分配,也早就谈妥了。
关宁铁骑占五成,郑芝龙、黄蜚占那剩下的五成。
这样的分配比例,大家都觉得公平合理,没有任何意见。
就这样,屠杀的盛宴开始在建奴后方上演着.........
几日后,永平府,也就是后世的秦皇岛。
一支规模空前庞大、约十万人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在此安营扎寨。
极目远眺,广袤无垠的平原上,营帐如雨后春笋般密密麻麻地涌现,仿若一片波澜壮阔的营帐之海。
士兵们时不时的往来穿梭于营帐之间,放眼望去人头攒动,嘈杂的人声、兵器碰撞声、马匹嘶鸣声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且气势恢宏的场景。
而这支军队,正是崇祯御亲自率领的大军。
不过当然,说是十万人,其中一半乃是负责后勤保障的,这些人包括农民、民夫、辎重兵等各种人员。
他们可是军队不可或缺的存在,也是保障军队正常运转的核心所在。
军队驻扎的这个地方距离京城约600里,而大军差不多用了整整十天的时间才走到了这里。
不过,这才是正常行军的速度。
毕竟这次来他们只带了一万五骑兵,剩下的都是步兵,速度根本快不了。
此刻,朱慈烺正身处御营之内。
他端坐在案几前,案几上摆放着几份奏折,朱慈烺手里还有一份奏折,此刻他正神情专注的仔细阅读着这份奏折。
他手里的这份奏折是秦良玉呈上来的,案几上放的那两份,则是洪承畴、郑芝龙所呈递上来的折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三份奏折居然是同一时间送到的。
秦良玉在奏折中写到,多尔衮已率领两万骑兵抵达了蒙古草原,而且已经和阿布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战。
在此期间,她也率领大军从旁协助,既保证了阿布奈不会被多尔衮打的全军覆没,又能尽可能的消耗双方的有生力量。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阿布奈似乎是察觉到了什么,然后展现出了非凡的智谋。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阿布奈开始将族人和军队迁移到了靠近宣府的一处草原。
此处距离宣府只有数十里,站在宣府的城墙上,甚至都可以看到阿布奈的军队!
而宣府城墙高耸,防守严密,向来都是战略要地,更何况周围更是驻扎着两万边军和两万白杆兵。
这不由得让多尔衮投鼠忌器,不敢贸然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毕竟多尔衮也怕在和阿布奈交战的时候,秦良玉会率领大军冲杀出来。
就这样,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双方虽时有冲突发生,却大多是小规模的战斗。
但即便如此,蒙古这边的损失也不小。
不过总体而言,他们的目的还是达成了,因为多尔衮的兵力确实是被牢牢拖住了。
朱慈烺看完这份奏折,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
虽然发生了意外,不过总体来说,计划进行的还算顺利。
而且伴随着阿布奈的大军向宣府靠拢,多尔衮肯定对蒙古和大明合兵准备进攻义州的事情再无一丝怀疑了,这也算一件好事!
紧接着,朱慈烺又拿起了洪承畴的奏折。
洪承畴在奏折中提及,建奴自从分兵之后,行事风格愈发谨慎。
也不敢再像以往那般动不动就挑衅明军,辽东这边暂时呈现出一种相对安稳的态势。
朱慈烺看到此处,嘴角微微上扬,因为他知道,这种安稳很快就要被打破了。
毕竟不出意外的话,皇太极应该很快就会知道大明水师的事情了。
随后,朱慈烺又拿起了郑芝龙的奏折。
郑芝龙在奏折中说,他已经带着一万关宁铁骑抵达了建奴后方,经过修整之后,就会开始下一步的计划。
除此之外,他还大概交代了一下港口和城市的修建进度。
总的来说,朱慈烺对当前的局势深感满意,因为一切皆在他的谋划与掌控之中。
突然就在这时,一阵有些不满的声音在他身边响了起来。
“这上面到底说了什么?”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崇祯!
此时此刻,崇祯正用一种无奈且不满的眼神看着朱慈烺。
原因无他,因为崇祯也想看看这几份奏折上面到底说了什么。
但无奈之前他们父子之间有约定,崇祯不得插手军务,所以这些奏折自然也都是先由朱慈烺查看了。
至于崇祯,只能在一旁干瞪眼了。
朱慈烺听到这话,无奈的笑了笑,随后将这三份奏折全部递给了崇祯。
崇祯也不客气,接过奏折就翻看了起来。
很快,他的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容。
片刻之后,崇祯看完了这三份奏折,脸上笑意未减,随后突然又想到了什么,颇为高兴的说道:
“根据时间推算,想必皇太极应该已经得知建奴水师全军覆没的消息了,不知他会是何种反应?”
朱慈烺则笑着回应道:
“皇太极会是什么反应儿臣不知道,但儿臣觉得,多半会被气的吐血吧?”
说完这话,父子二人相视一笑,皆是无比畅快。
事实上,朱慈烺还真猜对了.......
因为就在此时,辽东战场。
皇太极的帅帐之中来了一位极为特殊的‘不速之客’。
此人衣衫褴褛,衣物上满是血痕,仿佛历经了无数的风雨与磨难。
摸样更是面黄肌瘦,脸颊深陷,颧骨高耸,整个人显得极为虚弱。
脑后还拖着一根又脏又乱的辫子。
乍一看,完全就是一个落魄至极的建奴乞丐!
然而,他的真实身份却并非如此简单,他实则是爱新觉罗·阿拜的亲兵,同时也是建奴水师的游击将军。
此前,负责巡逻的士兵在营地外例行巡查时发现了他。
士兵们起初以为只是一个寻常的乞丐,正欲上前驱赶。
结果就在他们靠近之时,这乞丐却拼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猛地拉住士兵的衣角,声音沙哑却又极为急切地说道:
“我有紧急军报,十万火急,快带我去见陛下!”
士兵们见状,心中一惊,深知事情重大,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忙小心翼翼地将这个乞丐带至皇太极面前。
皇太极一眼便认出了这个乞丐的真身份,因为他之前在阿拜身边见过他。
一时间,皇太极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顿感大事不妙。
可这时这乞丐已然昏迷了过去,根本无法回答皇太极的问题。
于是皇太极赶忙令人端来一碗参汤,亲自喂他喝下。
一碗参汤下肚,这乞丐这才缓过神来,然后断断续续的将建奴水师全军覆没的消息详细告知了皇太极。
皇太极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顿时如遭雷击,只觉得天都要塌了!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大明居然会派黄蜚和郑芝龙联手对付他们的水师,而且他们的水师已经全军覆没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孔有德和他的哥哥阿拜也已经被明军斩杀了!
一起被斩杀的,还有所有的建奴水师!
要知道自从他登上帝位以来,从未有过如此惨烈的失败!
这顿时让皇太极怒不可遏,脸庞因愤怒而扭曲,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皇太极强忍着心头那犹如熊熊烈火般燃烧的怒火,对身旁的护卫急切地吼道:
“快去,把所有人都叫来,一刻也不许耽搁!”
话刚说完,皇太极只觉心口一阵剧痛,仿佛有一把利刃狠狠地刺进了他的心脏。
紧接着,一口鲜血不受控制地从他口中喷涌而出。
鲜血溅落在脚下的毛毯上,形成一朵朵触目惊心的血花。
随即,皇太极眼前瞬间一黑,整个人直直地向后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