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崇祯:朕啥也没干,突然就成了千古一帝!
这热气球的材质极为考究,是由工匠们选用石棉布混合其他一些材料制作而成。
这种材质质地轻盈,同时又具备耐热、防腐、耐酸等诸多优良特性,简直是制作热气球球体的绝佳材料。
吊篮则选用了特制的藤条编织而成,这些藤条经过特殊的处理,既轻便又坚固,在落地时能够有效地起到缓冲作用,确保乘坐者的安全。
燃烧器是毕文轩自己研发出来的,整体由坚固的金属打造而成,以火油(也就是汽油)作为燃料,而且可以自由调整火焰大小。
在实验开始之前,为了防止热气球不受控制,毕文轩还让人用八条粗壮的绳索将其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以防其不受控制地飞走。
此刻,热气球内还有一名锦衣卫充当实验人员。
没办法,毕竟热气球本来就是要用来载人的,当然得让人上去了!
而此时此刻,这边的场景自然也引起了京城老百姓们的注意。
皇宫外,众多百姓聚集在此,看着天上那个飞舞的大球,人人脸上都写满了惊奇与震撼,仿佛看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的景象。
毕竟在在他们的传统认知中,人能飞上天简直是天方夜谭,是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的事情。
而眼前的这一幕,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更有一些信奉佛教道教的百姓还以为是神仙降临,一个个赶忙跪下磕头,口中还念着神仙保佑、阿弥陀佛之类的话语。
皇宫内,毕懋康、宋应星等人此刻也围在朱慈烺身边,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毕懋康微微颤抖着双手,口中不停地喃喃自语道:
“妙啊,妙啊,此物居然能载人飞行,简直就是神物!”
宋应星也是不住地点头,赞不绝口道:
“如此精妙的发明,必将改变我大明的未来!”
他们都不是普通人,自然看出了热气球对于军事方面的助力!
这玩意儿要是用的好,甚至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
朱慈烺见状,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随即对毕文轩说道:
“毕卿,你此次立下了大功!可有什么想要的?本宫无有不允!”
虽然老朱家的无有不允基本上都是放屁,但朱慈烺还是愿意说话算数的,毕竟这么大的功劳,赏点东西也是应该的。
然而毕文轩听到这话,却是笑道:
“太子殿下言重了,若不是有殿下您的主意,臣也无法制造出如此神器,所以要说功劳的话,太子殿下应居首功!”
“臣最多也就是有点小功劳罢了!”
不得不说,毕文轩还是很会说话的,反正朱慈烺听着确实很爽。
短暂的思考之后,他这才说道:
“所有参与制造热气球的工匠各赏银一百两,你的话赏银一万两!”
“另外再给你拨付一百万两银子,用于大量制造热气球,务必在大军出发之前制造出足够多的热气球!”
朱慈烺心中清楚,气球用于军事侦查方面简直堪称无敌。
士兵在上面配合望远镜,能够观察到几十公里外的场景,敌军的一举一动都将尽收眼底。
到时候别的不说,九边重镇每处都要安排几个热气球,辽东那边更是必不可少。
一来可以进行军事侦查,二来可以震慑那些异族!
毕文轩深知此事责任重大,他赶忙跪地领命,满脸郑重地说道:
“臣代工匠们谢太子殿下赏赐,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太子殿下的重托!”
朱慈烺这才笑着点了点头。
当然,最近的好事可不只有这一件。
毕懋康与宋应星这两位能工巧匠最近也没有闲着,他们整日待在大明火器研究院中,反复利用之前的硝化甘油炸药进行各种实验。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他们终于成功地将硝化甘油炸药和火药进行了精准的配比,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震天雷。
这种震天雷类似于手雷弹,其威力远比之前强大五六倍!
一旦引爆,能够在瞬间产生强大的爆破力,可以对敌人造成巨大的杀伤力。
同时,他们还利用硝化甘油炸药制造了大量的炸药包,这些炸药包的威力同样惊人,足以摧毁坚固的防御工事。
用来炸城墙都绰绰有余。
有了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朱慈烺心中越来越有底气。
因为他知道,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这些东西将成为大明战胜建奴
的有力武器。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便来到晚上,朱慈烺正打算休息,突然就在这时,马宝神色匆匆地前来禀报。
“太子爷,外面有人求见,说是大明水师黄蜚和郑芝龙派来的。”
朱慈烺听到这话,瞬间困意全无,立刻意识到这必定是关于海战的消息。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赶忙说道:
“快让他们进来!”
随即,赶忙又披上了刚脱掉的外衣。
紧接着,几名将士在郑成功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这几名将士都是郑芝龙的亲信,见到朱慈烺,立刻整齐地跪地行礼,口中高呼道:
“臣参见太子殿下!”
随后,为首的一人将郑芝龙和黄蜚的捷报恭敬地呈上。
朱慈烺赶忙接过捷报,迫不及待地打了开来。
看着捷报上的内容,他的脸上逐渐露出了欣喜若狂的表情。
岳父大人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啊!
黄蜚的表现同样十分出色。
他们不仅全歼了建奴水师,还斩杀了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的哥哥爱新觉罗?阿拜,活捉了投降建奴的明将孔有德,更是斩获了一万多个建奴首级!
这简直就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
要知道在和建奴的战争中,大明从未有过此等大胜!
除此之外,对于郑芝龙和黄蜚想要在建奴大后方修建城池的事情,朱慈烺自然也是支持的。
毕竟想要彻底消灭建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能要打持久战,所以在建奴的后方修建城池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来可以迫使建奴无法再集中兵力对锦宁防线出手,二来可以从后方扰乱建奴!
看完了这份捷报之后,朱慈烺随即赏了这些报信的将士每人一百两银子,然后让郑成功带着他们下去休息,并特意吩咐郑成功好好照顾他们。
随后,他这才迫不及待地带着捷报准备前往皇宫,和崇祯商议明天宣布御驾亲征的大事。
临走之时,朱慈烺又突然想到了什么,他转身吩咐旁边的锦衣卫道:
“速传内阁首辅薛国观、户部尚书倪元璐、兵部尚书李邦华入宫觐见,就说父皇和本宫有要事与他们商议!”
顿了顿,他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又继续说道:
“再让曹变蛟即刻到东宫来。”
随后,朱慈烺在侍卫的簇拥下,匆匆前往了皇宫。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崇祯这个时候都上床了。
就在他刚准备开始夜生活的时候,就听到了一阵声音从门外传来。
“皇爷,太子爷来了,说是有要事找您商议!”
如果是在之前,朱慈烺压根就不用等太监通报,直接就会闯进来。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父子二人已经达成了和解,所以朱慈烺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尊重一下崇祯的。
再说了,现在可是晚上,万一自己突然闯进去打扰了崇祯和周皇后的某些私事,这不就太尴尬了吗?
与此同时,当听到朱慈烺来找自己,崇祯不禁皱了皱眉头,心中有些无语。
这大晚上的,有什么事情就不能白天再说吗?
自己眼下还准备继续给朱慈烺创造几个弟弟妹妹呢!
一旁的周皇后见状,赶忙轻声劝说道:
“皇上,烺儿这么晚了来找你想必一定是有急事,还是去见见吧。”
崇祯听到这话,这才不情不愿地起身穿衣,随后在太监的引领下,来到坤宁宫的偏殿见了朱慈烺。
朱慈烺见到崇祯,赶忙笑着说道:
“父皇,大喜啊!大明水师传来捷报,已全歼建奴水师,杀敌一万五千余人,斩获建奴首级11230颗!”
“并且占领了建奴原本的港口,彻底打通了海上通道!”
什么?
听到这话,崇祯整个人瞬间精神一振,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
下一秒,他看到了朱慈烺手中的捷报,赶忙迫不及待地抢个过来,然后仔细地阅读起来。
片刻之后,崇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突然又落下泪来。
因为大明已经很久没有打过这么大的胜仗了!
黄蜚和郑芝龙,果然不愧是大明的忠臣良将啊!
眼见崇祯如此模样,朱慈烺接着说道:
“父皇,此事干系重大,必须要尽快告知内阁、户部以及兵部,而且明天早朝便可
宣布御驾亲征之事。”
“如此一来,既能振奋军心民心,又能为后续的战略部署争取时间。”
“儿臣来的时候已经派人去找了他们,现在应该已经在御书房了,不如现在就去见见吧!”
崇祯听了这话,觉得很有道理,点了点头说道:
“皇儿所言极是,这种事情确实应该先告知他们。”
于是,父子二人随即直接前往了御书房。
与此同时,内阁首辅薛国观、户部尚书倪元璐、兵部尚书李邦华三个人早已经在御书房等候了。
不过三人来的时候都是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他们心里清楚,能在这么晚的时候被紧急召见,肯定是有大事发生。
趁着崇祯和朱慈烺还没到,三人在御书房中小声地议论着,最终猜测应该还是为了御驾亲征的事情。
说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三个人都是眉头紧皱。
虽然他们知道这件事情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他们说什么也无法改变。
但打心眼里来说,他们其实都是不支持的。
毕竟,御驾亲征风险极大,一旦有个闪失,整个大明都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这个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事情........
就在这时,伴随着一阵脚步声响起,三人这才瞬间恢复了之前的样子。
因为他们知道,崇祯和朱慈烺来了!
果然,人还没到,崇祯的笑声就传了进来。
“哈哈哈.....”
听到笑声,三人心中的疑惑更甚,完全不知道这大半夜的,崇祯为什么会这么高兴?
不过当然,他们也来不及想了,因为崇祯和朱慈烺已经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三人刚准备行礼,就被崇祯挥手打断了。
崇祯哈哈大笑道: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今日朕有一件天大的好事要告诉你们,此乃我大明百年难得一见的好事!”
三人听到这话,顿时又是一脸懵逼。
紧接着不等他们发问,崇祯就接着说道:
“大明水师传来捷报!已于五日前全歼建奴水师,杀敌15320人,斩获建奴首级11230颗,俘获俘虏三万余人,解救汉人两万余人!”
“并且成功占领了建奴后方!”
什么?
听到这话的时候,三人都被彻底惊呆了。
虽然他们之前就知道大明水师要去剿灭建奴水师的事情,但却没有想到这场仗这么快就打完了,而且还获得了如此辉煌的胜利。
看着三人一脸惊愕的样子,崇祯知道他们心有怀疑,随即便把捷报递给了他们。
三人接过捷报,仔细地翻看了之后,瞬间也是一脸的激动。
因为这份捷报是黄蜚和郑芝龙一起写的,上面还有他们的大印,根本不可能是假的!
再者说了,首级都是要送回京城的,更是做不了假!
反应过来之后,三人赶忙向崇祯道贺。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明有此大胜,真乃天佑大明啊!”
“恭喜陛下,此战乃我大明百年难得一见之事,必将扬我大明之威!”
“天佑大明!大明必将千秋万代,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
崇祯这会儿心情大好,也就美滋滋地接受了他们的祝贺。
即便这件事其实跟他没什么关系..........
就在这时,一旁的朱慈烺突然开口道:
“明天早朝之时,父皇便会宣布御驾亲征的事情,到时候希望三位大人能够全力配合,共同筹备此次出征事宜。”
三个人听到这话,哪里敢不答应。
更何况有了如此重大的胜利,接下来的战略计划也可以彻底展开了,他们实在没有拒绝的理由。
于是,三人赶忙拱手答应道。
“请陛下和太子殿下放心,臣等一定不会辜负陛下和太子殿下的期望!”
紧接着,朱慈烺又详细地询问了一下兵力、粮草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事情,倪元璐、李邦华也都一一做了详细的汇报。
朱慈烺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之后,这才让三人离开了。
临走的时候,这三人都是一脸的兴奋,就像之前说的,大明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打过这样的胜仗了,这场胜利让他们看到了大明复兴的希望。
送走了三位大臣,朱慈烺又和崇祯聊了一下关宁铁骑和明天上早朝的具体事宜,之后这才回到了东宫。
而这个时候,曹变蛟早已在东宫等候多时了。
曹变蛟见到朱慈烺,立刻想要行礼,却被朱慈烺阻止了。
随即,朱慈烺笑着把捷报递给了他,说道:
“曹将军,看看吧,这是大明水师刚刚传回来的捷报!”
曹变蛟接过捷报,快速地翻看了一遍,顿时一脸的兴奋。
他激动地说道:
“太子殿下,如此一来,接下来也该轮到我们出发了!”
之前的计划是大明水师剿灭建奴水师之后,便由曹变蛟带着一万关宁铁骑走海路去辽东后方进行犁庭扫穴。
而现在,这个计划终于可以实施了!
要知道关宁铁骑已经等得太久了,将士们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斗志,迫切的想要去厮杀一番了!
不然这么高的军饷他们拿着不踏实啊!
看着曹变蛟一脸激动的模样,朱慈烺笑着点了点头。
“没错,是该到了你们出发的时候了。”
“你回去之后立刻通知下去,明日就出发。”
“此战必须大获全胜!”
曹变蛟听到这话,随即便一脸郑重地答应道:
“请太子殿下放心,臣定不会让殿下失望!”
随后,朱慈烺又交代了一些其他事情,然后让人从东宫的后库拿出十一万两银子,让曹变蛟带着一起离开。
其中十万两给士兵们的,一万两是给军官的。
大战之前必发赏银,这是朱慈烺早就定下的规矩,为的就是激励士气。
曹变蛟又是一阵感激,然后这才带着银子离开了东宫。
关宁铁骑这次出征,不需要携带任何后勤物资,因为十几万的大明水师就是关宁铁骑最坚实的后勤保障。
这点郑芝龙也早已经准备好了!
不得不说,为了自己的这位女婿,郑芝龙这位老丈人简直可谓是煞费苦心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微亮,京城的街道还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
皇宫内,上朝的钟声悠扬响起,宣告着早朝的到来。
文武百官们和以前一样,身着朝服,依次步入朝堂之上。
再然后,他们就见到了许久没有上朝的崇祯和朱慈烺。
看到这两位爷一起上朝,文武百官们瞬间察觉到今天可能有大事发生。
毕竟朱慈烺已经三天没有上朝监国了,崇祯更是快一个月没有上朝了。
结果眼下这两位爷居然都上朝了,这足以说明今天有天大的事情要宣布。
一想到这里,不少大臣都是心中一紧。
毕竟最近一段时间,朝廷里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每一件都事关重大,他们实在很好奇,今天崇祯和朱慈烺又想干什么。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伴随着王承恩那尖锐而又洪亮的声音响起,早朝就正式开始了!
崇祯不等其他人开口,就直接笑着说道:
“诸位爱卿,今日朕有一件天大的喜事要宣布!”
“大明水师传来捷报!已于五日前全歼建奴水师,此战共杀敌15320人,斩获建奴首级11230颗,俘获俘虏三万余人,解救汉人两万余人!”
“并且成功占领了建奴后方!”
听完了这话之后,整个朝堂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除了之前早已得知消息的薛国观几人还算镇定之外,其他大臣都是一脸的惊愕和懵逼,似乎有些无法接受这件事情。
然而就在下一秒,文武百官们突然就彻底沸腾了起来。
与此同时,一连串的贺喜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陛下圣明!我大明水师威武!此乃天助我大明啊!”
“大捷!这真是百年难遇的大捷啊!明军万胜!”
“此番获胜,乃陛下英明决策,方能有此大捷,实乃我大明之幸,百姓之幸!”
“陛下真乃千古一帝!”
.......................
大臣们有的激动地握紧了拳头,满脸皆是兴奋之色。
有的甚至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毕竟,大明和建奴之间的战争向来都是败多胜少,如今居然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大胜,这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振奋和自豪。
现在朝
中的这批文臣武将,都是朱慈烺杀完之后筛选过的,不说个个都是忠臣良将,但最起码屁股还在大明这边,所以看到大明获胜,他们自然也是激动的!
御座之上,崇祯满意地看着这一幕。
虽然说这件事情确实跟他没啥关系,但毕竟他还是皇帝,所以这件功劳还是得算在他头上。
啥也没干就成了千古一帝!
美滋滋啊!
紧接着,崇祯先是示意众人安静下来,随后继续说道:
“诸位爱卿也都知道,辽东那边的局势依旧紧张,建奴贼心不死,试图攻破锦宁防线,甚至围困锦州已达数月!”
“如今我大明水师已取得大胜,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机。”
“所以,朕决定御驾亲征辽东!”
崇祯的这句‘御驾亲征’犹如一道惊雷,瞬间在朝堂上轰然炸响。
刹那间,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扼住了咽喉,瞬间发不出任何声音。
一时间,朝堂上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大臣们脸上的表情更是都凝固了,一个个呆若木鸡,满是不可置信。
那眼神,活脱脱像是见鬼一般!
他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崇祯说他要御驾亲征?
不是.....
御驾亲征跟崇祯有什么关系啊!
崇祯是能御驾亲征的皇帝吗?
这不是瞎扯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