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电视上说的‘神谕’

只要有足够的把握,再加上丰厚的奖励,至少也能赚到两百万。

所以,这一次,也有专业人士站出来了。

果然,这位高人也是有资格的。

刘国辉,何南纪念馆的副主任。

“反正都没有人上来,我也只能去试一试了,反正也得有个收的人。”

伊娃很有绅士风度的弹了弹手指,飞行器缓缓悬浮在空中,一寸一寸的将这幅画扫了一遍。

他不但画了一幅画,还写了一幅字。

片刻后。

这位高手发来一条信息。

“我确定了!”

她没有继续说下去,似乎在等待一个人的反击。

直播间的观众们,纷纷打赏,却没有一个人开口。

而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位知名主播开口了。

唐寅的画是明朝的,距离现在也有五百多年了,不管是纸张还是颜料,都有些褪色了,没有那么鲜艳,而且,唐寅的那些丫鬟,也都是阴暗的,没有那么鲜艳。”

打赏的声音越来越大。

何南美术馆的刘国辉,也开口道:

“我不这么认为,我刚才也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幅画的宣纸,跟同期的其他作品完全不同,乍一看,应该是假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从历史记载来看,这种纸并不是普通的纸,而是皇家专用的,当时皇家画家,就是用这种纸作画,颜色鲜艳,只有皇家才有。”

“也就是说,唐寅受了皇家的邀请,在这里作画。”

“上面写着一万个字,那时候的皇上叫明宪宗,他最喜欢的就是万氏。”

“这幅画像,应该是明宪宗让唐伯虎做的,画像上的人,就是他的妃子万氏。”

“颜色鲜艳,颜色也很好,符合当时皇家画家的风格,我可以确定,这是唐寅的真品,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画家,会冒充他的名字。”

没有人回答。

五分钟后,没有人回答。

龙都的小旋风看向摄像头,说道:“现在,谁有异议?如果没有,那就算了。”

两分钟过去了。

闻言,龙都的风卿阳松了口气,不过,他又问:“那你觉得,这幅画能值几个钱?”

“最少也要五亿!这幅画有着独特的含义,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与他的其它作品不同,但是这幅画中的人物,无论是神态,还是神态,都堪称巅峰,堪称唐寅的巅峰。”

“嘶!”两人习惯性的倒抽了一口冷气。

“五个亿,就是一张办公桌那么大的画。”

“最重要的是,这张纸是个好东西,很容易保存。”

算了,不就是五个亿吗,看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或许,这里有更恐怖的存在。

这一次的探宝会,实在是太疯狂了。

但这也是一件好事。

这一季肯定会火。

……

院子里。

见成效。

孙国兴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能当上何南馆的副馆长,显然还是有些本事的。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甄丹王的见识还是很广的。

但想想苏白之前说的那些,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呵呵,他们开出的价格是五个亿,而且还是最便宜的价格,你确定要捐给国家博物馆?”

苏白白了他一眼,没再搭理他。

一旁的孙蕊依旧在笑,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五个亿的拍卖品即将离开自己的手掌心:“废话,我怎么可能反悔?再说了,放在我们家,怎么可能比得上全国人民的关注?不过,我想让你免费入

场。”

“那是,那是,那是,那是。”孙国兴高兴地说道。

别的不说,这一趟他可是占了大便宜。

先不说那两个瓷瓶,光是龙曲木的一双筷子,就足以让他在博物馆里留下一份宝贵的藏品了。

这也太快了吧。

……

“好了,只差一张了。”

然后缓缓抽出。

那是一张用蚕丝织成的卷轴,两端都是金色的,一看就是纯金打造的。

伊娃看着手中的羊皮纸,脸上露出了几分好奇之色。

打开一看,却是一张上等的布匹。

四个角落,都是用金色的丝绸缝制而成。

正中央的空白处,有一行字。

但那巨大的红色印记,却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

“这……”他神色稍稍一怔。

小鹿也不录制了,直接走了过去。

他睁大了双眼。

“皇上的旨意?”

“好像是这个东西?”

“这是什么?”

“其实,类似的宝物还有很多,只不过,我们见过的并不多。”

吃瓜群众气坏了。

“都给我滚一边去。”

“对,让我们瞧瞧,让我们瞧瞧。”

“这是圣旨,我也是第一次见。”

“切,都给我录下来。”

“这都什么年代了?”

“真是奇怪。”

“跟电影里演的一样?”

良久之后,三人分开,伊娃一脸的茫然,而小鹿则是一脸的兴奋,而小龙卷风则是有点尴尬。

“呵呵,我太兴奋了,把大家都给忘了。”

“初次见面,呵呵,一时没忍住。”

伊娃很感兴趣:“那不就是电视上说的‘神谕’么?”

一边说着,一边操控着无人机,将镜头对准了直播间里的观众。

“什么?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真人,太兴奋了。”

“可不是嘛,连这种东西都有。”

“圣旨也是有年份的。这是明朝时期的东西。”

“这可是八年前的事情了。”

“圣旨的意思,应该是关于印刷纸币的事情。”

“卧|槽,这不是那个著名的货币发行公司么?”

“圣旨这种东西,讲究的是年代,也要讲究当时的情况,千万别以为每一道圣旨都有多珍贵,说不定就是——。”

证书背面的证书,熠熠生辉,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前面这位高手是不是有点笨啊?他说那是明朝初年,而且还印刷了一张宝钞,这可是大事,大事。”

“是啊,既然是皇帝下的旨意,那就更有研究的意义了。”

“嘿嘿,真是太幸运了,太幸运了。”

“那岂不是说,这份旨意,将会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份?”

“或许吧。”

“如果没有问题,那就是了,我们国家最古老的一份诏书,还是明朝末年的时候,并不是皇上亲笔所写。”

“这次的事情,应该不会有什么区别。”

“这件宝物,恐怕会成为一件了不得的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