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277:建设厂房

谭小絮挣了钱,没有立即回去。

她又在鹤城待了两天。

按照裴广达的说法,单子上有些东西师部这边给不了,她要自己想办法。

所以,她揣着三千块钱,还有代表身份的那本工作证,把鹤城的大小机械厂走了个遍,去寻找自己需要的机器。

靠着脸厚心黑、嘴皮子利索,还有那本兵团场长的工作证给她开路,居然真的给她买到一些兵团没有的机器和零件。

这就是成名的好处啊!

不管走到哪,人家多少会给点面子,当然也有吃闭门羹的时候,但在远大的目标面前,一两次闭门羹算什么?

——凡是让我吃闭门羹的,那都是对方没眼光!

除了买建厂的设备,还要买盖大棚用的一些材料。

最后,三千块钱,花的只剩不到一千。

估摸着裴师长答应要给的车床什么的应该要送过去了,谭小絮也把所有物资和卡车放到空间里,一个人坐上火车,回了农场。

在农场火车站下了车,把卡车开出来,带着满满一卡车的物资回到二分场。

这时候,她已经离开二分场整整五天。

她开着车直接去了修配厂。

现在的修配厂,已经不能叫修配厂了,里面原来的卡车拖拉机零配件,还有一个铁匠铺子,全被转移到别的地方,里面现在只剩一片空荡荡的厂房。

另外修配厂旁边的空地也全部划出来,准备扩建。

如果有需要的话,旁边挨着的住房,也有可能要面临拆迁,给机械厂腾地方。

卡车在门外停下,老翟头、孙白元等几个人在里面听到动静,忙出来,看到是谭小絮的车回来了,再看后面拉着满满一车的东西,全部用篷布盖着,老翟头眼巴巴的问:

“谭场长,你终于回来了,这一趟去鹤城怎么样?”

“咱们的机械厂,可以开张了!”

“啊!!”

突然爆发出一片欢呼,一帮上了年纪的老大爷欢呼雀跃起来。

谭小絮让人把车上的东西抬下来,而后,紧急召集了科研组的二十七个成员开了个会议,把这次去鹤城的成果告诉他们。

还说裴师长已经给了她一大部分车床锅炉之类的大型设备。

另外,一些比较精密的零件,机械厂不能自己生产的,可以找其他拖拉机厂或者汽车厂进行生产。

如果还有不能解决的,那只能自己动手研究了。

总之,东拼西凑,机械厂可以顺利开张。

但这只是个开头,以后肯定还要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难题,到时候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家群策群力、齐心解决难题。

谭小絮的话,让全体科研组的人倍感振奋。

谁也不敢想,他们一个小小的分场,居然能办一个像样的机械厂,能自己造联合收割机。

还要自己研发挖掘机。

整个二师兵团,都没有独立造拖拉机的能力。

他们一个分场场部居然能造联合收割机了?

起初谭小絮组织这个科研组时,谭小絮告诉他们建机械厂的计划,所有人都不看好,觉得年轻人好高骛远,想法不切实际。

可是随着计划一步步推进,一步步落实,眼看着机械厂有了眉目。

如果裴师长给的车床设备都到了,他们真的可以投入生产了?

开完会,谭小絮又去了趟一连队。

找到一连队的朱队长,又叫来一连队工程一排、工程二排的两位排长,还有砖瓦排的张排长。

另外还有分管一连队的马副场长。

加上谭小絮,总共六位主要干部。

谭小絮询问:

“咱们一连队工程排总共有多少名战士?”

朱队长回答:

“总共八十五名工程战士。”

“全部人手,调到场部建设厂房。”

“全部?!”

“对,全部。”

“可是,我们还有一大部分战士在外面支援其他工程建设,恐怕暂时调不回来。”

“调不回来也要想办法调回来,必须在正式入冬前,把厂房建好,不然,到时候气温跌到零下十几二十度,恐怕没法施工,所以我要求调集全部人手紧急施工,一个月之内,把场部新规划的厂房建好。”

两位工程排排长瞠目结舌。

“还有其他砖瓦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朱队长和马场长也要负责督促好,防止材料短缺拖后腿。”

“是——”

“辛苦几位了,咱们突击一个月,告诉战士们,等工程结束,今年过年,全体人员都可以放探亲假,而且每个人加长十五天,总共一个半月。”

“一个半月探亲假?!”

“对,而且是每个人都能放假。”

几个干部都被谭场长的大手笔给震惊了。

战士们在边疆,离家上千里,基本上只有过年才能回家。

而且是隔年才能回去一次。

今年休了探亲假,明年就不能休了。

一次探亲假,就是一个月。

如果路途远的,光来回路上就要耽搁十天半个月,只能在家十几天时间。

但即便这样,这个两年才能轮到一次的探亲假,也是战士们最期待的事。

现在谭小絮放话,今年每个人都能休假,而且每人加长半个月,别说战士们了,连干部们听了都激动。

但,问题是,这事谭场长能做的了主吗?

干部们你看我,我看你,都有同样的担心。

最后还是工程一排的排长刘景龙问道:

“谭场长,给每人放这么长的假,能行吗?”

“我是场长,我说能行就能行,你在担心什么?”

“我就是怕,牛皮吹出去了,大家撅起腚沟子吭哧吭哧干完活,回头上面又不让放了,战士们不得造反?这不利于内部团结。”

“那刘排长你说说,谁会跳出来不让放?”

“……”几个人明显想说陈场长,但是又不好意思说出来。

不过谭小絮猜到了:

“你们担心,陈场长会从中作梗?”

几个人使劲点头。

“没事,陈场长自己还在基层连队参加劳动呢,操心不到我这边,他要是跳出来阻拦,我再写实名举报信,举报他破坏团结,让他在基层劳动一辈子。”

“……”

谭小絮还是说服了工程排的干部,让他们把所有在外支援的战士全部调回来。

集中全部人力,建设厂房。

把场部这边的事情安排好,下午,谭小絮早早下班回了连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