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275:把梳子卖给秃子
谭小絮坐下,很认真的把自己的对策说了出来。
兵团机械厂没有的东西,他们可以再找其他厂家。
要么,买机器。
要么,让其他厂家代加工。
要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目标只有一个,但方法可以有无数个。
用无数个方法对付一个目标,总有成功的时候。
裴广达听了后,不住点头,很受触动。
年轻人,就是要有这样一往无前的干劲。
有不怕千难万险的勇气。
从谭小絮身上,裴广达好像看见年轻时的自己,自己年轻时不也是这样,恨不能改天换地,也确实叫他们改了天、换了地。
只是如今上了年纪,逐渐失去心气,越来越贪图安逸了。
如今又在年轻一辈身上看到这种久违的激情,让裴广达突然生出一种“后继有人”的感动。
谭小絮不知道裴广达生出这么多感想,问道:
“裴师长,您给的东西在哪,我开了卡车过来,可以先过去拉一部分回去。”
“那些东西太多,一辆卡车肯定拉不完,我会让人联系铁路方面,到时候从铁路上运过去,你再带着卡车队过去接,你一个人要开那么远的车,带着那么多重东西,不安全。”
“行,那这样的话,我就不操心了,到时候您用铁路给我送过去。”
谭小絮又跟裴广达要了自己的单子。
上面有的地方打了勾。
打勾的,都是兵团工业部门可以给她的东西。
没有打勾的,就是兵团这边也没有办法的。
所以,谭小絮还要自己想办法。
谭小絮带着这张单子离开裴师长办公室。
离开后,望着北方初冬蔚蓝的天,顿觉心情舒畅。
建机械厂,总算又迈出了一大步!
鹤城兵团一行,应该——
不对,这趟任务还没全部完成。
她还有一千支口红没有卖出去。
不过这个东西,说实话,谭小絮没有多少信心。
毕竟不是吃的。
任何年代,吃的东西都是最好卖的,因为消耗量大,而且每个人都有口腹之欲。
只要活着,就要吃,就想吃点好的。
所以她有信心把瓜子、糖稀、鸭蛋推销出去。
但是,在七十年代推销口红,让谭小絮有种给秃子推销梳子的感觉。
怕是有点难度。
本来来的路上,谭小絮想的是,厚着脸皮到鹤城最大的百货商店去推销。
但是现在,谭小絮又改变主意了。
反正都是厚着脸皮,不如去兵团的供销社去刷个脸。
她是兵团的人,在兵团体系里,再不济也多少有点面子的,不至于到一个完全不熟的地方,有被人用笤帚赶出门的风险。
不过,去兵团供销社推销,也有风险。
弄不好鸡飞蛋打,口红没卖出去,反而被充公。
不管了,试试看。
供销社真要敢没收,她可以直接不卖,拿货走人,再想别的办法。
出了兵团机关大院的大门,直接去了不远处的供销社。
兵团供销社的大楼,足有三层。
下面两层是仓库和门面。
最上面一层是办公室和宿舍。
谭小絮还是直接找负责人。
找到供销社的销售部主任,裴主任。
裴主任很年轻,才三十岁上下的样子,真是年轻有为啊。
年纪不大,就当上供销社主任了。
一见面,谭小絮自报家门,说自己是谭小絮。
果不其然,对方一听到谭小絮的名字,也是两眼圆睁、笑容满面,根本没怀疑对方会不会是冒充的,一口一个“幸会”。
走到哪里都是这个待遇,这让谭小絮没法不虚荣。
“裴主任,你好!”
“谭场长,你好你好,请坐,没想到谭场长大驾光临。”
谭小絮坐下后,为了避免冷场,开始恭维起来:
“裴主任,没想到你这么年轻。”
裴主任笑了一下:
“要论年轻,我在谭场长面前真不敢当,谭场长才是真正的年轻有为,十八岁就当了场长了。”
谭小絮:……
拐着弯又夸到自己头上了。
真不是故意的。
谭小絮只好又找其他话题:
“裴主任,我想了解下,咱们供销社这边化妆用品卖的怎么样?”
“化妆用品?”裴主任没有去想谭小絮为什么问这个问题,认真的思考起来,“你说的是雪花膏、蛤蜊油之类的?”
“啊,对。”这年代的化妆品,可能也就雪花膏和蛤蜊油了。
“雪花膏一直卖的不错,怎么了?”
“那雪花膏是咱们兵团自己产的吗?”
裴主任笑了:
“当然不是,是从南方进来的,咱们兵团的产业,主要是农牧渔林,咱们不生产化妆品。”
“哦,这样啊。”
“怎么了,谭场长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是这样,我们连队最近生产出来一批口红,不知道裴主任有没有兴趣。”
“口红?口红是什么?”
谭小絮这时才从口袋里掏出一直口红来。
裴主任终于认出来了:
“哦,口油啊。”
北方天气干燥,讲究的人会在嘴唇上涂口油,防止嘴唇干裂,所以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
不过裴主任第一次见到红色的口油:
“这个口油为什么是红色的?”
谭小絮想着要不要自己示范着涂一下。
不过这样好像不太合适。
怪尴尬的。
万一这个裴主任怀疑自己不正经怎么办?
就问:
“裴主任能不能帮我找两个女同志过来?”
“行。”
这个裴主任很好说话,当即起身出去,站在走廊里喊了一嗓子,带进来两个女同志。
谭小絮抬头一看:
咳!
带进来两个五十多岁的大娘!
谭小絮连忙尴尬的请两位大娘出去了,说已经没事了。
裴主任只好莫名其妙的把大娘叫走。
“不好意思啊裴主任,我刚才没说清楚,能不能找两个年轻点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行。”
“哦,这样,你早说。”
裴主任又出去,这下,带进来两个年轻的,二十多岁,其中一个还很时髦,裤脚裁剪的窄窄的,刘海烫的卷卷的,眉毛画的长长的,这一看,就知道是申城来的女知青。
申城来的知青都特别爱美,即便在遍地黑灰蓝的海洋里,他们也能创造出点不同的格调出来。
所以很好辨认。
谭小絮如获至宝,连忙请两人进来坐下。
两人都很好奇的看着谭小絮,有看看裴主任,不知道叫她们进来干什么。
裴主任也一头雾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