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放手大干

第93章 放手大干

由于圣旨过于晦涩难懂,现场只有吴文锡、乔松年两位听众,连乐森这个秀才和吴慈这个贡生都听得糊里糊涂。

他们俩算是明白自己为啥考不上举人了,这帮替皇帝拟旨的翰林们整天研究的是啥搞这么谁也不懂的圣旨有用么

你干脆就直接说封啥不就得了

最吐槽圣旨的不是现场前排能听见圣旨的几百大老粗们,就算圣旨再简单些,他们大概一样听不懂。

倒是乐森和吴慈这俩平时自命有学问的,感觉尊严受到了打击。

路来福知道大家的心情,念给林波仔封赏的圣旨的时候,语速加快,只是在念官职和荣誉称号的时候,特意放慢加重。

林波仔获封淮军把总,赐黄马褂,赐蓝翎,封迅勇巴图鲁,有了恩骑尉的爵位,这是正七品的待遇。

把总是七品,不过武将级别不值钱,海陵城里官员聚会,可怜的绿营把总哪次都忝居末座,都没资格跟文官们同席。

黄马褂、巴图鲁称号以前很牛逼,年羹尧那个级别的才有资格得。

自从太平天国起义后,这玩意就泛滥了,湘军里穿黄马褂带巴图鲁称号的一大堆。

只有恩骑尉是最值钱的,这可是贵族,非大功不可得,是林波仔枪林弹雨中斩将夺旗的真正报酬。

林波仔磕头谢恩起来,从路来福手里接过圣旨,怀里抱着七品蓝翎顶戴和黄马褂,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路来福的公鸭嗓响起,“林大人,圣上特别喜爱你这样为国敢打敢冲的猛将,特意下了口谕。”

林波仔还没有适应自己的新身份,没想到“林大人”这个陌生的称呼是指自己。

邵全忠照着他腿弯踹了一脚,林波仔才慌忙又跪下听圣谕。

皇上的口谕就亲民多了,“林波仔你这个名字太土,不像个我大清的官员。朕给你改名林波,赐字不二,以后要忠心不二效忠朕,钦此。”

啊林波仔是老爸起的名,怎么皇上就给改了呢我还有字了

波仔好歹知道不能跟皇上对着干,磕头谢恩站起来。

邵全忠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不二啊,得皇上赐字,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我特批你三天假期,马上回陆庄,炫耀这个喜讯,别忘了把圣旨、黄马褂供起来。”

林波仔茫然点头。

“这次斩将夺旗,要赏你两千两银子,现在就给你发了。你衣锦还乡,回去建个大宅子,以后你们老林家可就是咱们陆庄的首户了。”

当然这是老邵家搬走了的结果。

新鲜出炉的林不二点头。皇上给我赐字也没用,我忠心不二效忠的肯定是邵哥。

张斯文已经悄悄回来,朝邵全忠点了点头,邵全忠朝路来福一躬身,“路公公一路辛苦,先去喝点茶暂时休息下,卑职解散了队伍,就陪您回寒舍。”

邵全忠护卫文秀娘俩回海陵,了二十天时间,路公公五六天时间就从热河赶到海陵,这几乎快赶上四百里加急了,肯定是相当辛苦。

皇帝是因为一次消灭了太平军两个实权王爷的主力,实在是过于兴奋,才让太监星夜兼程赶路,早点封赏功臣的。

邵全忠站到训练场的士兵们面前,“林不二斩将夺旗,赏银两千两,现在先发了,其他人的封赏和新兵饷银,等我接待完天使再发,解散!”

邵全忠陪着路公公进入指挥部,请路公公稍事休息。

刚才乔大人目光示意自己,显然有事,先得接待义父。

“雨亭啊,计划没有变化快。为父现在执掌江宁布政司,盐业的事情要交接出去了,就不能等三个月后再给你军费了,干脆现在能给的都给你。”要是乔松年不升官,军费就可以细水长流。现在反正盐运使不干了,盐运衙门的钱不划拉光留给下任霍霍么

“这段时间,两淮盐业一共聚拢了八十万两白银。为父尽量为你争取,上交了朝廷三十万两,剩下五十万两都是给你扩充淮军的。”

邵全忠跪倒感谢,“谢义父天高地厚之恩。”

这么一小会儿,邵全忠都不知道跪了多少回了。

不过值啊,今天升官发财不断。每一个头下去,都是十万两以上白的银子或者升一级官。

要是天天有这好事,邵全忠愿意一直跪着磕头。磕个十天八天的,自己没准就入军机处,直升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了。

能从总收入里扣出六成以上给自己,干爹肯定是在朝廷那边利用他自己的影响力竭尽全力了。

乔松年哈哈大笑,“中原鹿正肥”啊,要逐鹿中原,没钱怎么能行

他刚看到指挥部外的对联,并不以为有反意。

没理想的军阀不是好军阀,当霸主在朝堂一言九鼎也算逐鹿中原,只要依旧敬周天子当老大,谁说春秋五霸不能当了

“这次路公公来,带来了圣上亲批的二十万两白银组建淮军的许诺,也从盐款里出。七十万两白银,应该够你把淮军拉起来了,你派人去盐运使衙门运回来吧。”

那是,湘军现在十四万人,剜门盗洞,想尽办法刮地皮,一年才三百万两白银军费。

自己初步只想搞十三个营不到一万人的军队,就有七十万两白银的预算,拜个执掌朝廷钱袋子的干爹真是太有用了。

“为父成了执掌江宁府、扬州府、淮安府、徐州府、海州和通州的藩台,以后还会有厘金和劝捐给你,不过可不会有盐业这么多钱了。”

“放心义父,孩儿想练的是精锐,湘军那种拿大刀长矛的填线炮灰兵一个不要,不需要那么多人,这些预算已经足够。”

“兵少了打大仗不会捉襟见肘”

乔松年有点不放心。

“义父,占地盘、守疆界、跟太平军对峙这些糙活儿功劳小、油水小,让曾国藩去干吧。咱们只需要一支足够精锐的劲旅,打进金陵摘最肥美的果实就够了。”

父子相对大笑,雨亭懂我啊。

邵全忠没跟乔大人说的是,灭了太平天国后,朝廷就要裁军了。可这个时候清廷元气未丧尽,还不是造反的时机。

你当曾国藩不想造反当皇上啊,可他审时度势没干,最终解散湘军,当了忠臣,为啥

是曾国藩道德水准高么屁话!

在帝位面前道德就是擦屁股纸,只要你上位,自有大儒为你辩经。

是这个时候造反,真成功不了啊。

淮军要是搞得规模过大,到时候一样是被裁撤的命。

保持适度规模的精锐才能保存实力,以待天时,邵全忠这点眼光还是有的。

因为在镇江意外打了一仗,有名将冯子材的有力配合,还扩大成了大捷,邵全忠的扩军军费提前三个月到手,还比原来预计的多了不少,现在就可以开始大干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